標題:

尋找一首關於愛情的詩

發問:

那首詩我完全忘了 但我記得那首詩的義涵說 我看過這裡的景色之後 其他地方的景色就比不上了 看過這江水的宏偉之後 其他的江水也比不上 大概是的意思是這樣 希望有人能幫我找找看

最佳解答:

《離思》之四:作者/元稹 曾經滄海難爲水,除卻巫山不是雲。取次花叢懶回顧,半緣修道半緣君。 【注釋】: (1)曾經滄海難為水:《孟子、盡心》:「觀於海者難爲水,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爲言。」意思是說經歷過像滄海的波瀾浩瀚之美,就難再去欣賞河溪的清幽淺澈。比喻經歷過大事與極美境界,對其他事則看不上眼。 (2)除卻巫山不是雲:宋玉《高唐賦》言巫山神女與楚王有情,後化爲雲霧,神奇之至。形勢上巫山有朝雲峰,下臨長江,雲蒸霞蔚,因而,相形之下,別處的雲就黯然失色了。後世以巫山雲雨表示相愛之情。此處意謂;經歷過像巫山雲雨那樣的愛情,則以爲其他女子不可能使自己動情。 (3)取次:取道。 (4)花叢:花紅葉綠叢裡。(5)回顧;回眸駐看。(6)半緣;大概是。(7)修道;修道參禪。 【譯文】 經歷過像滄海的波瀾浩瀚之美,就難再去欣賞河溪的清幽淺澈。 經過與妳像巫山雲雨般的愛情,就難再尋覓另愛的動情與繾綣。 取道花徑漫步在花紅葉綠叢裡,卻懶得回眸駐看那花枝的美豔。 大概是因為我在虔誠修道參禪,更因為是我對妳的深情懷念吧! 撰文者/尚文 【簡析】 這是一首悼亡詩,詩人元稹是為了表達了對亡妻韋蕙叢的深情懷念,而作此詩。 《雲溪友議》中説:唐貞元十九年(西元803年),元稹23歲時和白居易一同中了進士。登書判拔萃科,授秘書省校書郎。元和四年(西元809)做了監察禦史。﹝元禛22歲那一年﹞娶了京兆的名門之女韋蕙叢為妻,韋叢是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幼女,二十歲時嫁給元禛(元禛二十二歲),那時元禛沒有功名利祿,七年後,元禛已經當上了監察禦史分司東都,韋蕙叢因病逝世,元禛十分悲痛,為她寫了很多可稱為千古絕唱的悼亡詩,並作詩《離思》悼念其妻:「曾經滄海難爲水,除卻巫山不是雲。取次花叢懶回顧,半緣修道半緣君。」 當時的世人常說;「元輕白俗」。是指此元稹用詩情感的輕佻,言情而不庸俗,豔麗而不輕浮,悲傷而不綺靡。在此詩的用典用詞裡可以明顯看到。 【作者】 元稹:(西元779—831年),字微之,河南(今河南洛陽)人。德宗貞元中明經及第,23歲時和白居易一同中了進士。複書判拔萃科,授校書郎。憲宗元和初,授左拾遺,元和四年(西元809)升為監察禦史。後得罪宦官,貶江陵士曹參軍,轉通州司馬,調虢州長史。穆宗長慶初任膳部員外郎,轉祠部郎中知制誥,遷中書舍人、翰林學士。為相三月,出為同州刺史,改浙東觀察使。文宗和大中為尚書左丞,出為武昌節度使,卒于任所。與白居易宣導新樂府運動,所作樂府詩不及白氏樂府之尖銳深刻與通俗流暢,但在當時頗有影響,世稱“元白”。後期之作,傷於浮豔,故有“元輕白俗”之譏。 轉貼自以下網址http://blog.udn.com/tsengche/3041687 2009-10-02 17:46:39 補充: 我個人認為"半緣修道半緣君"應該解釋作:一半是因為我潛心修道不問紅塵俗事,卻也有一大半是因為對你( 指亡妻) 的愛戀深切且無人可取代呀!

其他解答:

是念奴嬌嗎? 大江浪滔去 , 甚麼羽扇綸巾, 2009-10-02 15:15:33 補充: 蘇逝的詩經, 好像是說諸葛亮的事務,還是登鸛雀樓呢, 還是白浪淘淘我不怕掌起舵兒往前划,捕條大魚笑哈哈~ kimi江水的詩蠻哆得, 2009-10-02 15:41:05 補充: 還是吳克群的為你寫詩為你停止為你做不可能的事,

aa.jpg

 

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+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

FBEFE3C2E0474026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eui4w8 的頭像
    ceui4w8

    百科全書

    ceui4w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